长江商报报道,据记者黄海斌、通讯员周钢、陶爱民发来消息,武汉市首批6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区建设目前已全部完成,预计在今年6月底前将进行验收。验收完成后,全市将同步启动第二批7个公益性公墓区的建设工程。
每个墓穴占地0.2平方米
汉南区银莲湖陵园作为武汉市首个建成的农村公益性质公墓区,其服务范围覆盖了周边的6个行政村。目前,陵园内设有300个公益墓位,每个墓位占地面积为0.2平方米,其中已有150个墓位被选用。对于本辖区村民迁入陵园的,墓位提供免费服务;而对于新安葬的,每个墓位需缴纳500至600元的费用。
据悉,汉南区第二座农村公共墓地已确定选址,不久后即将启动建设施工,预计年底前完工。
据了解,农村公益性公墓的墓葬规格规定,地面上的墓碑、墓志铭等标志物占地面积不得超过0.2平方米,每亩土地所设墓穴数量不得低于300个;而生态墓葬通常以树木作为标识,骨灰需埋深于0.6米以下,地表不得有坟头,实行一树一墓或一树多墓的布局。
公墓严禁对外销售经营
武汉市民政局指出,农村公益性公墓在墓葬设计上需遵循“生态文明、美观简约、经济适用”的理念,旨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合理节约土地资源。同时,通过设立多样化的安葬形式园区,实现墓穴的立体化发展,对骨灰进行多元化处理,并促进土地的循环利用。以地面墓穴为主的公益性质公墓,其地面墓穴所占用地面积需控制在公墓总面积的50%以下,绿化覆盖率需超过40%;骨灰存放设施需充分考虑到村民集中祭奠的需求以及消防安全因素,建筑层数应限制在三层以内,每座建筑中骨灰存放格位数量不得超过5000个。
武汉市民政局刘友华副局长指出,农村公益性质的公墓需依据火化、迁坟等有效凭证,为当地村民提供墓地,但除了一方已安葬的夫妻合葬墓之外,不得预留空位。同时,农村公益生态公墓严格禁止对外进行销售或变相销售活动,并严禁接收遗体安葬。
江城紧急部署森林防火
清明节将至,野外用火活动迎来高峰。近期,武汉市林业防火指挥部紧急召开会议,对当前的森林防火工作进行部署,旨在确保至4月30日重点防火期结束,不发生人员伤亡、不留隔夜火种、不出现受害面积超过百亩的火灾。
武汉市林业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的负责人刘建国强调,各区需摆脱近期因“天帮忙”而产生的懈怠心态,森林防火的工作人员已连续奋战了30天,目标是确保没有发生面积超过百亩的火灾事故。
武汉市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强调,应大力推广文明祭扫、摒弃封建迷信,通过植树、献花等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行为进行纪念,严格禁止在森林内进行烧香、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行为,同时将坚定不移地执行法律法规,对火灾案件进行严厉查处,并对引发火灾的责任人进行法律制裁。
武汉各界祭扫37位见义勇为牺牲英雄
记者孙明、通讯员王诗安、黄利、朱旎报道:清明之际,哀思如潮。昨日清晨,武汉市各界人士齐聚九峰寿安林苑见义勇为英烈碑广场,举行了一场盛大的2012年清明祭扫仪式,共同缅怀37位英勇牺牲的见义勇为烈士。
祭扫仪式的组织工作由武汉市综合治理委员会、市文明办公室、市总工会、共青团武汉市委员会、市妇女联合会、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武钢(集团)公司、中百控股集团以及湖北金安公益发展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承担。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师生,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武汉市公安局及武警支队的工作人员,以及武昌区徐东、积玉桥等十个社区的特派员,还有洪山区关山街的相关社区干部和居民,共计超过400人参与了此次的祭扫仪式。
公交司机
祭奠施洋烈士
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时,武汉市公交第五公司的两百多名员工,主动前往施洋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对烈士的墓碑进行了祭扫。
本报记者 原丽阳 徐靓丽 通讯员 张凤华 彭俊 摄影报道
市民在祭奠见义勇为英雄。本报记者 孙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