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时代的变迁,我国传统的金丝楠木家具大部分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之中,不复存在。幸存下来的金丝楠木家具和工艺品,稀有如晨星,极其珍贵。它们存在的稀缺性,导致人们对金丝楠木的认识程度犹如雾里看花,远远不及紫檀、黄花梨等硬木。金馕有何珍贵之处?为何一夜之间如此受欢迎?
[并非特指某种木材]
在我国传统家具中,楠木家具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楠木为常绿乔木,高十余丈,叶长圆形。产于我国中纬度地区的四川、云南、广西、湖北、湖南等地。”据南王府金丝楠木家具专家胡养浩介绍,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没有高纬度地区的猛烈暴风雪,也没有热带雨林的烈日。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楠木温暖柔和的木质特性。 “楠木中最珍贵、最名贵、最稀有的,就是号称‘金丝楠木’的楠木。”
据《博物馆指南》记载:“金丝南川溪中,木纹有金丝,材质细软,色泽黄褐微绿,观之有波浪木纹”。纹理,水平和垂直的金线,还有闪烁的灯光。”不过,金楠并不是指某种木材。资深古典家具专家陈飞告诉记者,它泛指樟科()属的桧木属、桧属植物。 nees) 有些树种的木材木纹中有金丝,金丝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故俗称金楠;狭义上是根据清代内务部建筑署特别是镇南的选材标准。属于镇南,整块木材的“金丝”覆盖率必须达到80%以上才算正品,非常难得。
胡养浩认为,远古金凤凰显然是一个狭隘的范畴。按照行业传统,它是“中国特有的名贵木材”,以细叶(小叶)镇南为代表,主产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其中以四川最好,明清两代皇家物资均在四川采集,其次是贵州。但广义的楠属包括镇楠、闽楠、紫楠、利川楠、浙江楠、润南、滇润楠、季带润楠、粗形润楠等。根据其树种和地理分布来看,不能排除东南亚(如老挝、缅甸等与云南接壤的国家)也可能出产楠木。树种较多,分布广泛。就这一点而言,不能说是罕见。
【明清皇帝用木】
历史上,楠与樟、梓、槐并称四大名树,楠木被评为第一。金楠因其非凡的美丽和独特性,长期以来专门用于皇家宫殿和寺庙的建筑和家具,因此被誉为“皇帝木”。古代皇帝的龙椅、宝座均采用优质金丝楠木制成,故宫内有少量珍稀藏品。
据史料记载,自秦代至江苏扬州汉广陵王墓,皇昌铁斗墓葬均采用金丝楠木建造。明太祖定都南京,所建宫殿中的金丝楠木全部取自南京紫金山。这也是“紫楠”的由来。金丝楠木是明清两代皇帝所用的木材,有专门采购金丝楠木的部门。据传,乾隆皇帝也是金丝楠木的铁杆“粉丝”。他以修缮十三陵为幌子,将明帝陵墓中的金丝楠木拆除,为自己修建寿陵,制作家具。让最有权势的皇帝做这种“下等事情”的始作俑者就是金深南。
【从山里冒出来的“神树”】
金丝楠木的心材和边材差别不明显,气干密度仅为0.6g/cm3左右,材质较轻、较软。据南王府胡养浩介绍,金丝楠和柚木在泰国和缅甸的地位颇为相似:都不是硬木,但在白木中名列前茅,被视为国宝。过去,储存和运输金丝楠的北京神木厂和大木厂,也有专门供奉金丝楠的“木庙”。
金丝楠之所以如此名贵,还因为它具有与柚木非常相似的优良特性:第一,金丝楠稳定,不翘曲、不开裂,经久耐用。历史上,一些宫殿、塔楼、寺庙等重要建筑的柱子都必须用金钹制成。例如,据《风雪定陵》一书考证,最能象征十三陵建筑艺术和风格的长陵恩殿,是由60根金丝楠木大柱组成的结构。中间四层高14.3米。直径1.17米,历经500多年,没有任何损坏。就连紫禁城的太和殿也无法与之媲美。其次,金丝楠耐腐、防虫。它含有独特的天然油脂和香气。民间有句话说,百步之内无蚊蝇飞翔。因此,古代皇帝的棺木大多是用金丝楠木制成的。例如,慈禧太后的棺木就是用金丝楠木制成的。民国时期,孙殿英军队盗墓时开棺。慈禧的遗体至今保存完好,容貌栩栩如生。第三,金丝楠木性温和,冬暖夏凉。其香气清新宜人,能滋补人。尤其是阴雨天,金丝楠木会散发出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因此,供奉皇帝的宝座和床铺都是用金丝楠木制成的,以求延年益寿。
然而,金丝楠生长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偏远山林中,采收难度极大。据悉,建造故宫所用的金丝楠木产于四川峨眉山。当时蜀道难登天,有“一块楠木可以保命”的说法。通常,砍伐一棵树需要多种工种的配合,比如伐木工、斧工、劳工等。据说,当时在四川砍伐的楠木,遇水浮力,经长江流下山,大运河至首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