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习党史》毛泽东给谢子长题词拓片

发布时间:2024-11-08

谢子长陵园_谢子长墓_民族英雄谢子长烈士陵园

谢子长陵园_谢子长墓_民族英雄谢子长烈士陵园

谢子长墓_谢子长陵园_民族英雄谢子长烈士陵园

毛泽东给谢子长题词拓片

这是毛泽东给谢子长同志题词的拓片。此拓片以生宣纸制成,长140.5厘米,宽70.5厘米。拓片底色为黑色,文字部分为白色,上有“民族英雄毛泽东谢子长同志之墓,民国二十八年6月23日”字样。毛泽东曾三度为谢子长题词,盛赞他的革命功绩。这在毛泽东题词史上是罕见的,足以证明他对这位烈士的深切哀悼。

谢子长是西北革命根据地和西北红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早年弃学从军,学习军事。 1924年,谢子长回到陕西安定,创办民兵团并担任团长。 1925年,为了反对陕北军阀,谢子长到北京、天津接触陕北军界和学术界人士,接受革命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党组织委派,谢子长回到安定,开展革命活动。在他和共产党员李向九等人的努力下,陕北军阀景越秀部下、革命倾向的旅长石谦及其下属100多人加入了共青团或共产党。 ,甚至在营、连等基层单位。党组织成立,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全国陷入白色恐怖,大批共产党员被捕杀害。陕北军阀景越秀也对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命令石谦处决谢子长、李香九、唐叔等共产党人。石谦没有执行景越修的命令,景越修就派人残忍地杀害了石谦。

值此关键时刻,谢子长等人立即召开党员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根据中共陕西省委指示,成立陕北军事委员会,在清涧县召开党员会议和排级以上干部会议,决定开展清涧起义。

1927年10月12日晚,在“石谦旅长报仇”的口号声中,起义军与外界配合,歼灭了守军两个连、一个营。随后,起义部队在宜川县城遭到敌人的重围。只有300多人冲破重围,起义失败。

青涧起义的失败并没有让谢子长郁闷。他冒着生命危险,四处奔走,组建了陕甘、陕北两个游击队,建立了陕甘、陕北两个革命根据地。他入虎穴,冒着生命危险,但失败后他并没有灰心。他越沮丧,就越有活力。死九次他也不后悔,死也不肯放弃。他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在他的影响下,全家26口人全部参加了革命。

1934年8月下旬,谢子长在指挥攻打河口的战斗中不幸中弹受伤。他继续指挥,直到取得胜利。

1935年2月21日,谢子长在安定灯盏湾病逝,享年38岁。谢子长死后,为了不影响根据地人民情绪,防止敌人趁机为了打击,西北工委决定保密,不发布讣告。同年,为纪念陕北革命奠基人,中共西北工委决定将安定县更名为子长县。

1939年,也就是中央到达陕北、谢子长去世约四年后,陕甘宁边区的各项建设工程全面开展,革命形势大为好转。根据地创始人谢子长墓的修建正式提上日程。陕甘宁边区党委、政府决定在谢子长家乡枣树坪修建谢子长烈士陵墓,并将其遗体从羊刀茅移至枣树坪安葬。当时,边境地区党政军民团体3000余人参加了安葬仪式。 6月23日,毛泽东为谢子长陵题写“民族英雄”。 1946年,谢子长墓落成,中共中央西北局送来挽联:“您一生为人民创造了一片红土地,人民仍称您为蓝天。”

毛泽东三度为谢紫长题词:“民族英雄”、“他虽然死了,但他还活着”、“谢紫长同志千古以来,为打败人民公敌蒋介石而奋斗” ”。他还亲手写了277字的悼念谢子长。不幸的是,这些铭文的笔迹没有保存下来。现在看到的只是碑文​​的拓片,目前珍藏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内。

近期亮点

学习短语丨推动各国各方共享制度化开放机器学习短语|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举世瞩目的友谊、合作、和平之旅——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纪录片

习近平的世界情怀

学语言丨拜民为师,向民学习

很好的结果!中俄元首达成新的重要共识

审稿人:李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