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到老地委所在地西30路金城新村,写了一篇短文,引起了几位前辈的感慨。有人说,他小时候去过金城新村,那里有篮球场、玻璃温室、四层楼房。五层的瞭望塔。另一位老干部告诉老成,他在这个大院工作了二十年,先是在9号楼,后来又在6号楼,直到1996年才搬到三香路180号。数字。
一天后,我去参观了民国传统文化大师章太炎故居。章太炎故居位于金帆路南侧。如果你刚来苏州,可以选择地铁一号线乐桥东南口,向东步行100米即可到达。我们到达金帆路北侧路口,燕子书院对面(现属于旧城保护集团)。
金帆路北侧是城乡建设档案馆和地震局。斜对面是苏州青少年游泳池,是苏州古城80、90年代出生的原住民最早学会游泳的地方。泳池北侧的老式公屋已经住过至少两人。担任中央候补委员。金帆路中间有一条巷子,名叫皇妃集。相传这里曾有一个高墩,是张士诚行宫城墙倒塌形成的。黄飞济最大的民国宅邸的主人是南社名人叶楚谦,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江苏省政府主席。他对苏州最大的贡献就是参与了大公园的筹建。据说他说服了一位军阀赞助修建大公园。
金帆路南侧有一条小巷,叫穿心街,报国寺就位于这里(两年前发生过一段离奇的恩怨故事)。印光大师曾在此闭关。穿新街东侧路口,几十米外,就是章太炎故居。两人同为院士,彼此钦佩,心意相近。有人说穿新街的名字由此而来。民国时期,市政建设考虑修建一条经穿新街连接湖龙街(今人民路)的道路,拆除章太炎故居,与五三路连接。后来,李根根出面协调,搬迁了章太炎故居,至今幸存。
章太炎故居位于体育场路与金帆路交汇处。南侧是苏州市保卫处,不远处就是苏州市总工会。西侧马路斜对面是蒋介石原书记的平房,是三间连在一起的平房。中间的建筑是原公园警察局北侧的建筑。体育场路南侧不远的九如巷,是张家四姐妹的老宅。他们办学校:张闻天、靳松岑、叶圣陶、匡亚明都碾压老师。
章太炎定居苏州讲学。金松岑和李根根付出了很多努力。章太炎在关键时刻延续了中华吴文化。章太炎,国学大师,喻岳弟子。章太炎的弟子也闻名天下。著名的钱选与鲁迅、周作人、王栋等一起,最年轻的弟子是朱继海。朱继海直到2011年才去世,享年96岁。章太炎的妻子唐国立也是一位才女,也是最早的女权主义者。她最著名的一句话是:秋天不吃阳城蟹,人生何苦住苏州。
老城网友禅宗书法茶爷墨子儿时的家是章太炎故居。他的父亲就是《铁道游击队》中李政委的原型。这两栋民国风格的房子曾经是苏州市侨务办公室和一家律师事务所的所在地。曾被使用过,现在已整修为古玩书店,免费向公众开放。一方面修复章太炎的旧房间和老式家具,另一方面修复旧国学研讨教室。今后,各种国学讲座都将在这里举办。大楼内还增设了咖啡吧,据说未来还会开发一家苏式面馆。
没看到西式园林,只看到东侧的园林小品(如上图)太湖石假山和桂花蕉,但北楼墙外有一棵橘子树,上面挂着大橘子。没有人采摘它。大楼墙外有一个花园。花园不小,树木也很多。占地面积比院子里的房子还要大。里面曾经有一个池塘。很可能是章太炎故居后花园和附房的一部分。现在里面很可能还有人居住。暂时无法恢复原貌有点遗憾,不过苏州能及时修复章太炎故居,抢占章太炎在杭州老城区的一些人气。我谨表达由衷的赞美。
走出章太炎故居,向东望去,有一栋三四层楼房,直达蜀山教育。曾是苏州民办教育的领头羊。 20世纪80年代,无数苏州学子通过中山教育夜校获得了参加第二次学业考试的资金。章太炎我在日本和孙中山讨论一篇文章。没想到一百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名字和相关建筑仍然交织在一起。是巧合还是天意?谁能告诉老城!
(微信添加作者讨论民国时期苏州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