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西安古墓群再次登上热搜。
在这座一铲子铲就能挖出古墓的城市修建地铁是必然的,难免会惊动先人。不过,如果没有看到报告,主任很难相信这个数字:
在这个提倡就地过年的春节期间,你不仅可以在地铁施工现场看到西安考古人员的身影,在机场也能看到:
据介绍,西安机场扩建过程中发现古墓葬3500余座。近一年来,西安平均每天发现10座古墓葬。难怪人们说:“看北京的城墙,看西安的坟墓”。
在西安,哪所大学没有古墓?
西安除了是全国古墓葬最多的城市外,还是全国大学最多的城市之一。这两个“最”不可避免地有交集。
西安的学生经常戏称西安有一个“大学古墓协会”。校园里秦汉古墓不多,说话也不强硬。
2002年,考古人员在西北政法大学发掘了一座汉代墓葬。经考证,墓主人为汉武帝时期廷尉张汤。廷尉是西汉时期掌管监狱的最高官员。张汤也是汉代法律的重要制定者之一。
也就是说,西北政法大学在校园里挖出了自己的祖宗。
〓影视剧中张汤的形象
只要看看《史记》中的记载就知道张汤是一个什么样的狠角色了。
张汤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外出,让他在家看门。当他回来时,发现家里的肉都被老鼠吃光了。一怒之下,张汤被吊起来打。张汤越想越生气。他挖了老鼠洞,把那只惹事的老鼠和它没吃掉的肉挖了出来。然后他当场对老鼠进行酷刑审讯,定罪后处决。
在西法兰西大学,每次讨论法制史,老师都会提到创始人墓:
〓西正学校张汤墓遗址陈列馆
每次考试前,无数学生都会去张汤墓前祈福,俗话说:“托汤哥之福,考试不考不及格”:
俗话说,没有一块埋人的黄土,那个校园就没有坟墓。西安墓派的掌门是谁?从数量上看,西安邮电大学处于领先地位。
仅西安邮电大学长安校区,在建设过程中就发现了600多座战国、秦、汉、唐时期的古墓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一半的历史都埋藏在西安邮电大学校园下面。
2004年,陕西考古工作者在西安财经大学新校区发现一座大型秦墓。墓中出土了一辆六马车。根据周礼“天子驾六”的说法,墓主人的身份很可能是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
此外,西安理工大学还发现了唐代公主李珏墓,距离陕西师范大学不远的废太子李建成墓地,西安交通大学还出土了精美的汉代墓葬壁画。 ...
参观墓地可以了解历史吗?
2019年,考古队在西安发现了一处高标准的唐代墓地。出土的墓志铭证实,这里是唐代太平公主第一任妃薛绍的墓地。
很多人立刻就想到了《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与薛绍的美好爱情:
〓《大明宫词》太平公主初见薛绍
虽然历史没有记载这段婚姻是否幸福,但记录了两人盛大的婚礼过程。
太平公主与薛绍的婚礼原定在平康坊举行。但由于规模宏大,宾客过多,皇帝下令将万年县衙署作为婚礼殿堂。结果婚车太豪华,开不进县衙。武则天计划将县衙门拆毁后,高宗站出来指出,县衙门是隋代建筑师喻文凯的杰作,具有文物价值,应该保留。
城门得以保存,但县衙墙被拆除。不仅如此,在游行路上,婚车游行的盛大火把将道路两旁的树木烧焦了。
据史料记载,薛绍后来因弟弟薛毅叛乱受到牵连,于垂拱五年(689年)死于狱中。
薛绍墓的规格为砖证正反双墓室。规格非常高。薛绍生前显然是三品官员。墓志铭显示,这是一座神龙二年(706年)重修的坟墓。薛绍已经去世十七年了。
〓薛绍墓志铭
重建薛绍墓的前一年,太平公主刚刚参加“龙腾政变”,迫使母亲武则天退位,拥立哥哥李贤立功,被封为“太平公主”振国”。如此超规格的坟墓,一方面说明了太平公主权力很大,另一方面或许也确实对薛劭有着深厚的感情。
但薛绍墓在发掘过程中出现了损坏的迹象,主要嫌疑人是太平公主的侄子唐玄宗李隆基。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以谋反罪被李隆基处决,其丈夫吴攸基的坟墓也被毁。作为前夫,薛少的坟墓可能也被下了毒……
同属太平公主集团的上官婉儿的墓地距离薛绍墓不远,也遭到严重破坏。
与薛绍墓、上官婉儿墓一样,西安众多古墓葬的发掘,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变迁和社会面貌,证实和补充了历史记载,堪称埋藏地下的历史教科书。
现实版《盗墓笔记》
不仅文物部门关心墓地,盗墓者也关心。
事实上,西安每年发掘的数千座古墓中,大部分都曾被盗贼盗过。在一个一把铲子就能挖出两座古墓的地方,金队长当然不能闲着。
有的盗贼更是专心研究,其“专业”水平不亚于专业考古学家,比如震惊全国的竟陵盗墓案主犯杨斌。
原为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影师。经过长时间的接触,他成为了一名文物爱好者。
辞职下海后,杨斌开始思考文物问题。上世纪末,中国文物盗挖、走私现象十分严重,杨斌也乘着这股“东风”。
他打球不只是为了好玩。警方经侦查发现,杨斌常年订阅《唐学》等专业刊物,并在其电脑硬盘上收集了大量涉密信息,费尽心机。
〓杨斌硬盘信息
2004年,杨斌关注的是庞柳村一座无名古墓。为了挖掘它,杨斌还花费了50万元请了行业专家帮忙。
杨斌眼光很好。这就是传说中的唐竟陵,墓主就是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
不过,拥有如此好眼光的人并非只有杨斌一人。当他进入古墓之后,他发现这里已经被他的同僚们去过了,手里的宝物也大部分被拿走了。幸运的是,墓中最大的宝物还在——重达20多吨的石棺。杨斌借助吊车等机械,多次将武惠妃的石棺和棺材从墓中运出,包装好后卖给外国买家。
〓武惠妃石棺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在侦破这起盗墓案件的过程中,警方邀请考古专家进行抢救性发掘,传说中的唐荆陵的确切位置终于被世人知晓。
领导发掘的考古专家后来发现,他的论文也在杨斌的书架上。
考古正式“盗墓”?
1970年,在西安郊区何家村的一处建筑工地,建筑工人发现了一个陶瓮,里面装有大量金银器皿。随后,考古人员陆续发现了千余件唐代文物。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何家村。贾村唐代地窖。
其中,被定为中国国宝的有3件,被定为中国一级文物的有数十件。
〓何家村镶金兽首玛瑙杯
〓鸳鸯莲瓣纹金碗
这些珍品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年过去了,它们依然为我们保留着盛唐的余辉。
但对于盗墓者来说,衡量盗墓文物价值的唯一标准就是金钱。有些文物经过他们的手,流失海外,进入私人收藏家手中,再也见不到;有的文物甚至被盗墓者溶解、砍伐,永远无法修复。与此同时,竹简等珍贵但“毫无价值”的文物在盗墓中丢失。在此过程中,它们常常受到严重损坏......
前面提到的盗墓大盗杨斌曾经对他的部下说,搞文物的人都是傻子。如果我经营什么文物,我可以换一辈子的工资。
然而,正是这些“白痴”的努力,最大程度地保存了这座千年古都的文化遗产。
目前,中国考古仍面临着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春节假期期间,西安地铁8号线、空港新城等建筑工地都十分活跃,考古人员加班加点。
中国考古行业更需要的不是热搜,而是公众对考古工作的了解和更多新鲜血液的参与。毕竟,西安还有很多古墓等待他们去抢救和挖掘。
参考:
1、太平公主第一太子薛劭墓被发现:为双室砖墓,已毁。报纸
2、史上最大文物走私案,27吨石棺被盗卖到美国。中小企业技术故事
3、中国大学里的“古墓派”:西安的大学没有两座古墓,都不好意思见人。博物馆 |观看展览
局|长|特|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