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以反对儒家思想而闻名。
李贽生于1527年,回族,先祖明初迁居福建泉州。本姓林,后改名李贽,字宏福,号卓吾。李贽自幼聪慧,12岁开始写文章,26岁中进士,在朝廷任职20余年,从县令到知府,55岁辞官。
辞官之后,李贽流落湖北、北京、南京等地,多寄居在朋友家中或寺庙中。这期间,李贽一面研习经学,一面著书讲学。虽然他的讲学在当地颇受好评,但因其“异端”言论,常遭政府等保守势力反对,遭到驱逐。1602年,李贽被捕入狱,其被认为是“异端”的著作也被焚毁。不久后,李贽在狱中自杀,时年七十六岁,死后由友人安葬。
李贽一生著述颇丰,有《藏书》、《藏书续集》、《焚书》等,此外,他还高度推崇《水浒传》、《西厢记》,并发表了自己的评论。他在著作和讲学中,常常批判时事,评论历史。他反对儒家思想,特别是程朱理学,批评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揭露和批判封建统治的黑暗本质,痛斥政治腐败;主张功利主义,重视商人的地位;主张“童心说”,认为文章不应虚假,而应表现个人的真心。
李贽死后,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他的作品虽然屡遭政府查禁,却愈发广泛流传。
李贽焚书
李贽的代表作有《焚书令》和《焚书续集》。
《焚书记》是李贽居麻城智佛寺时所作,相传成书时已64岁,全书6卷。《焚书记续》是李贽死后,其弟子收集整理而成,共5卷。两者性质、题材十分相似,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收集了前者成书后李贽所说所写的内容。
《焚书》并不是一部单独收录诗歌、小说、短文或其他文学体裁的文集,其内容既包括李贽的书信、散文、史评、诗歌等,也展现了他对政治、社会、哲学等各方面的思想与主张,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虽然内容涉及面很广,但主题是一致的。全书是李贽对儒学特别是新儒学的批判。很多文章讽刺和批判那些满口道德正义却满口污言秽语的文人学士。通过批判披着儒家外衣的伪君子、假道德家,李贽开始怀疑儒学,开始否定其正统性。在《焚书》中,李贽的言辞犀利,犹如利刃,直戳统治中国思想几千年的儒学的弱点,甚至解剖它,向世人展示它的内在本质。
整部《焚书令》中的思想在当时都是异端邪说,无法为人们所接受,所以李贽给它起了这个名字,认为它只有被焚烧的命运。而结果也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被捕入狱后,他的作品也被一并焚毁,其中就包括《焚书令》。之后,明清两代又多次禁书焚烧李贽的作品。即便如此,这些书籍还是被反复刊印,在民间流传。
李贽故居
虽然李贽死后,明清两代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到了近代,他的思想主张的进步性得到了肯定,他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他青年时期居住的地方,如今已成为李贽的故居。
李贽故居现位于福建泉州市鲤城区南门万寿路,李贽就出生在这里,他的家族虽然是回族,但是他的祖先在明初就迁居于此,据记载,是永乐年间。当时李贽的家族十分富裕,尤其是泉州以港口贸易闻名,所以故居所在的地方是当时的商业区。不过李贽出生的时候,家族已经没落,老宅也被烧毁了,所以这所房子是后来李贽重建的,在他去世之后又进行了扩建。即便如此,故居也只是一所普通的民居,两边有人居住,还有小店铺。至今只保留了一座厅堂,现在已经修复为纪念馆。
故居庭院中央,立着一尊李贽半身塑像,一身书生装束,面容苍老,眉头紧锁。塑像下方是一块方形大理石,正面刻着短短几百字的李贽简传。庭院内是仅存的一间厅堂,门上挂着一块写着“李贽故居”三个字的横匾,两边各挂着一盏红灯笼。左侧墙壁上挂着一块木匾,上面也写着“李贽故居”三个字。狭长的厅堂里,安放着一尊全身塑像和几个展示柜,柜子里陈列着李贽的作品和一些史料。墙上镌刻着现代书法家书写的对联。此外,故居还出土了两枚李贽的印章。
如今,李贽故居已被列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贽的评论
正如李贽在世时既受民间拥护,又遭政府禁锢一样,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可以说是最为两极分化的历史人物之一。
李贽死后,当时的许多人都对他评价颇高,说他国之大者罕见,赞叹他的才华横溢和气度不凡,甚至有人尊他为圣人。然而此后,尤其是明末清初,贬低他的人越来越多,说他颠倒是非,说他是一条败犬。
但到了近代,人们对李贽的评价多半转为赞扬,他的地位得到肯定。普遍认为,李贽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无论是批判封建礼教、儒家思想,还是提倡个性、自由,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都是进步的,在明朝是超前的,有些甚至迎合了当时萌芽中的资本主义的需要。因此,《万历十五年》对他个人智慧的评价,受到了时代和社会的压制。但近代对他的理解和赞扬,也有失误之处,比如文革期间,他被认为是法家,被奉为反儒英雄。
对于李贽的褒扬和诋毁,主要都是针对他的思想主张和个人品格。在思想方面,李贽所处的明朝,是压迫性的,僵硬的,死气沉沉的,他的主张不管正确与否,在当时都只能算作异端,因为不符合传统。李贽的性格在赞同他的人眼里是直率、真诚的,在反对他的人眼里却是傲慢、自负的。可以参考他在《自赞》一文中写到的。
除了思想、人格以外,李贽为了真理而牺牲的精神也是值得称赞的,从他最后自杀就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