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读书笔记(西吹有声)

发布时间:2024-07-27

考古与文学的完美结合,通俗易懂不枯燥。配合《史记》读,能更清晰真实地感受到历史的脉搏。我的考古入门很完美!1、秦是颛顼的后裔,秦公一号墓出土的石磬铭文印证了《史记》的记载。2、秦源于东方(商代残余)说可能性最大,文献基本支持东方说。考古:人祭、腰坑、犬祭、车马坑、陶器,都不同于周人,与商代有密切的联系。3、目前的考古并不支持青华竹简中周公杀飞廉于海,将秦国祖先迁至诸虞的说法。 4.秦国西迁的时间很可能是“西周中期由山西西迁”。 5.不乞圭可能不是秦国器物,不乞的身份也不可能是秦庄公 6.秦襄公将其妹嫁给丰王,丰王是户县姬姓丰国国君的可能性大于戎王。 7.梁云先生认为清华竹简中的“周王”即是周幽王(暂存疑) 8.奚国,汉代奚国遗址在乱亭山发现,秦代奚国遗址也应在乱亭山 9.周朝东迁,秦将周余民收聚安置在秦、戎之间,建立了防御戎狄的多级防御体系。 10.伏峙与祈年宫有关,遗址距离较近 11.陈宝可能是陨石,秦武王渔阳宫可能是陈宝庙的斋宫 12.砍南山大树,凤达特。凤可能是凤,达特是大牛。在南山砍树时,遇见大牛。 13.党社。或称“唐都”,商朝残余居住在唐都,史称博王,被献公所灭 14.秦子可能是秦楚子 15.中国最早的郡县是秦武公设立的秦县和蓟县 16.秦德公迁都雍城。设三伏日,以犬祭驱毒。 17.穆公灭梁、睿。 梁为嬴姓,秦忠幼子周王封邑于梁山南韩城。秦灭梁后,改少梁,后改夏阳。瑞为姬姓封邑(在韩城东北七里梁岱村),原在泾河上游。西周末期,为避戎人东迁韩城。18、庄公时,西戎为锡瓦文化,即西北土著。 穆公所面对的西戎是北亚蒙古人种,即从北方迁徙而来的戎人(义渠戎、绵竹戎、祝戎、乌石戎、陆浑戎)19.穆公墓在秦都永城南郊:1.西泉丘(西垂):本书认为红河乡六八突遗址可能性很大。但本书出版后的考古发掘否定了这种可能性。六八突遗址的时代为战国中晚期,是秦戎融合的地区。西垂最大的可能性是西山坪遗址。 2.秦驿(费子的封地):已确认为清水县里崖遗址 3.魏魏交汇处:魏魏交汇处东角陈家崖遗址 4.西辛驿:疑似大堡子山遗址,两座秦墓可能是献公、楚子墓。 5.平阳。宝鸡市陈仓区阳平镇(太公庙村出土秦武公璧钟)已确认器物:石磬、簋、箕、璧钟、鬲

秦穆公墓_秦公墓_挖掘秦景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