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虢国墓地(二):历史上难觅踪迹的虢国墓地浮出水面

发布时间:2024-07-01

1957年,考古人员对M1052墓周围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发掘,在56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共发现墓葬234座,均为竖坑墓。以墓底计算,最大的墓坑长5.42米、宽3.37米;最小的墓坑长1.92米、宽0.85米。墓底最深处距地面达152米,最浅处1.25米。墓内随葬品和人骨大部分已腐烂。

三门峡虢国墓地上_三门峡虢国古墓_三门峡虢国墓地

三门峡虢国墓地上_三门峡虢国墓地_三门峡虢国古墓

三门峡虢国墓地车马坑

考古队还发掘出3个车坑、1个马坑。编号为M1727的车坑位于墓地东南,比埋葬果王的车坑低,墓主人应为大夫。坑底南北长15.1米,东西宽382米,深41米。内有车5辆、马10匹。5辆车南北一字排开,每辆车下配2匹马,单辕双轮,辕朝北。第三、第五辆车内埋有狗。车为木质,涂黑、红漆,木制车虽已腐朽,但油漆碎片仍清晰可见。

三门峡虢国墓地上_三门峡虢国墓地_三门峡虢国古墓

考古人员用特殊的方法把轮痕剥掉,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后来在郭沫若的建议下,这个车马坑被保留了下来,后来修建成三门峡虢国车马坑文物陈列馆,向公众开放。

这些墓葬共出土各类遗物9179件,其中铜礼器181件(其中有铭文14件),玉器、石器1200余件。令考古学家欣喜的是,这些随葬品形制相似,年代相近,种类集中:棺内多为木块、弦索等饰物;棺盖上多为石矛;棺间多为饮食器皿、兵器、车马器、陶珠、石贝、铜鱼等;棺外第二层平台上多为陶器。

根据这些情况,考古学家推测这些墓葬属于同一个藩属国。整个墓葬排列有序,礼仪严谨,似乎是经过规划布置的,应为一座墓地。埋葬时间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即公元前9世纪初至公元前7世纪中叶晋伐虢(公元前655年)。

经过考证,黄河考古队认定,虽然没有发现高等级贵族墓葬区,但这座墓地正是踪迹难寻的虢国墓地。虢国墓地的发现,最大的意义在于,证实了虢国墓地的所在地,为西周时期的考古和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破解虢国之谜提供了契机,对研究虢国历史和西周、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令考古学家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发现远不是整个虢国墓地,虢国墓地中更为重要、令人震惊的高级贵族墓葬区及其地下文物宝藏就在旁边,却“逃过”了他们的搜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