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忠诚与背叛:两位早期中国工运领袖的经历:人生与命运,世界如此不同

发布时间:2024-06-17

苏兆征故居_苏兆征故居_苏兆征故居

苏兆征和向忠发都是工人运动的早期领袖。

苏兆征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曾任第二、三届全国总工会主席,中共第五、六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领导过香港海员大罢工、粤港大罢工。他的名气很大,以致1930年代各根据地苏维埃政府成立时,老百姓不明白苏维埃是什么意思,就造谣说“苏维埃是苏兆征的儿子”。

向忠发不是一般人,早年领导过湖北工人运动,担任过湖北省总工会主席,后来声名鹊起,担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主席。

但两人的人生境界和气节却天壤之别。苏兆征一心一意投身革命,而向忠发被捕后叛变。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工人出身的党员就有五人,分别是邓培、王荷波、林为民、苏兆征、向忠发。前四人都是革命烈士,只有向忠发成了叛徒。

1929年,苏兆征在上海因劳累过度而病逝。两年后,向忠发在上海被捕叛逃,但依然被蒋介石处决。

苏兆政:工人运动的先驱

苏兆征故居_苏兆征故居_苏兆征故居

苏兆政

苏兆征(1885—1929),原名苏基,广东香山人,家境贫寒,10岁入私塾,除能识字外,还学会了算盘技能。为了谋生,苏兆征于1903年登上香港洋轮“乐生”号当海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每月只领几元钱,还要受包工头的敲诈。游历海外的经历,使苏兆征逐渐反抗帝国主义和资本家。在此期间,苏兆征结识了经常乘船为革命奔走的孙中山,并于1908年加入同盟会。之后,他与其他海员冒着生命危险,秘密为革命党人运送武器,筹集活动经费。

在孙中山的启发和帮助下,1921年4月,苏兆征、林伟民等人组织成立了“中华海员工业联合会”,这是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会之一。中华海员工业联合会成立后,多次向资方要求加薪,资方置之不理,海员们便开始罢工。罢工期间,苏兆征被选为总务处处长,担任谈判代表。他没有被英国殖民者的高压政策所动摇,也没有被资本家的甜言蜜语所欺骗,坚定地捍卫了海员的利益。最终,香港英国当局和资本家不得不向海员屈服,持续56天的香港海员大罢工终于取得胜利。 香港海员罢工期间,中共和工会书记处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使苏兆征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并决心跟随共产党。1925年春,苏兆征到北京出席国民大会促进会代表大会。其间,经李大钊、赵世炎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5月1日,第二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林伟民当选为主席,苏兆征当选为执行委员。

当月,上海发生了五卅惨案。为了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决定发动香港、广州沙面工人罢工,史称粤港总罢工。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粤港罢工委员会,推选苏兆征为主席。苏兆征以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赢得了工人的信任和支持。一位参加过粤港总罢工的工人回忆说:“在工人大会上,他就像一个能呼风唤雨的魔术师,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让工人欣然接受,激发起工人心中的斗争热情。他的讲话和号召,成为工人行动的指令。”粤港总罢工持续了一年零四个月,其间约有7000名罢工工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邓发、陈郁等人均被苏兆征吸收入党,后来成为革命骨干。

苏兆征故居_苏兆征故居_苏兆征故居

粤港罢工示威者(资料照片)

苏兆征故居_苏兆征故居_苏兆征故居

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资料图)

苏兆征故居_苏兆征故居_苏兆征故居

1927年6月19日,第四次全国劳工代表大会在汉口召开。(资料照片)

苏兆征在革命生涯中,曾多次担任财务部要职,但生活一直过着简朴甚至贫困的生活。由于经济拮据,其妻钟荣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回家乡淇澳村带些咸鱼、粮食回来,补贴家用。粤港大罢工期间,苏兆征分管财务工作,有人捏造各种谣言诬蔑他,说“苏兆征胖了”。劳工叛徒梁子光一伙也捏造事实诬蔑他。但由于他为人正直,工作敬业,坚持原则,始终深受广大罢工工人的信任。

1926年5月,第三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苏兆征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1927年1月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北迁武汉。次月,苏兆征任武汉国民政府劳动部长。1927年4月,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苏兆征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27年6月19日,第四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在汉口开幕,苏兆征再次当选为主席。

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四·一二、七月十五反革命政变后,革命形势愈加危急。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抗战的总方针。会议选举了临时中央政治局,苏兆征当选为政治局委员。1927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发动广州起义,成立苏维埃政府,苏兆征被推选为主席。起义失败后,苏兆征来到上海,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坚持革命斗争。1928年2月,率领中国工会代表团赴苏联出席红色工会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红色工会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 7月,率团出席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其间,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中央工人运动委员会书记。

艰苦的斗争环境和长期忘我工作,苏兆征病倒了。但他不顾医生和同志们的劝阻,于1929年2月回国。回到上海后,他主持召开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会后,他患了阑尾炎,被紧急送往医院。1929年2月25日,当周恩来、李立三、邓颖超等同志赶到医院看望他时,他已是奄奄一息。看到大家来了,他用十分微弱的声音说:“希望大家一齐努力!……我们共同努力,争取革命的最后成功!”邓颖超亲自记下了遗嘱。

当日,苏兆政因病不幸去世,享年44岁。

苏兆征故居_苏兆征故居_苏兆征故居

苏兆征故居陈列馆位于珠海淇澳岛。

向忠发:级别最高的汉奸

向忠发(1880—1931),又名向忠发,湖北汉川人。14岁在汉阳兵工厂当学徒,16岁转入汉阳造币厂,后在轮船公司工作。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领导下,向忠发参加罢工斗争。1922年,汉冶平公司工会成立,向忠发任副主席。同年经徐百浩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组织汉冶平总公司工人罢工,支援京汉铁路工人总罢工。后历任武汉市总工会副主席、湖北省总工会主席、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等职。 随着湖北工人运动的兴起,向忠发的声誉也随之上升,成为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之一。1927年4月至5月,向忠发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5月,出席汉口太平洋劳工会议。6月,参加第四次全国劳工会议,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8月,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1928年6月,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向忠发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政治局常委。

苏兆征故居_苏兆征故居_苏兆征故居

向忠发之所以能迅速崛起,成为继陈独秀、瞿秋白之后党的第三位最高领导人(至少是名义上的),与当时的共产国际十分重视工人身份有关。但向忠发并不具备领导全党的能力,正如他后来在叛变后的供词中所说:“我的总书记,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职位。”另一名中共叛徒盛忠良在其著作《莫斯科中山大学与中国革命》中说:“向忠发之所以能登上宝座,完全是因为他的工人阶级出身。在共产国际的压力下,中共六大把一艘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的巨轮,交给一个从未出过海,只划过长江小舟的人去掌舵,实在是风险极大。”

但说他完全无能也不对。大革命时期,湖北省总工会成立后不到一个月,武汉三镇的工会就从13个剧增到270个,组织起来的工人达数十万,成为武汉地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向忠发担任主席,显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外,他在任期间,没有把张国焘安排到中央苏区,而是派他去了湖北、河南、安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成立时,他也没有以党的最高领导人的身份担任主席,而是让位给毛泽东,让他有地位和权力,方便他开展工作,也算是他干的一件好事。

向忠发担任党的最高领导职务后,对工作不以为意,整天吃喝玩乐,装作富有的古董商,住洋房,甚至找个“老婆”陪在身边。顾顺章叛变后,他还在反共宣言里提到这件事。其他都是无端污蔑,只有这一条是真的,指出了缺点。他确实没有给共产党带来荣誉。

1931年4月,顾顺章被捕叛逃,他向国民党特务说出了向忠发的两大特点:一是讲湖北话,二是右手食指缺了一节。周恩来得到情报,立即安排紧急调动向忠发。此时的向忠发舍不得离开和他同居的舞蹈演员杨秀珍,提出在离开上海前和她见面,第二天就走。就是这次见面,导致他被国民党特务诱捕。被捕后的向忠发没有丝毫正直,为人谦卑,把自己所知道的党内秘密全部说了出来。连逮捕他的警察都对他供认的身份表示怀疑,质问他:“你真是共产党的大干部吗?平时抓那些小共产党员,哪一个不骂我们?我就没见过像你这样的人。” 与他同住的舞蹈演员杨秀珍在审判时仍为他打掩护,拒不供认身份。后来她对忠发说:“你坦白吧,我认了。”周恩来得知此事后,愤怒地说:“他的气节还不如妓女呢!”

向忠发被捕叛逃后,被关押到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熊式晖大喜,电报蒋介石,蒋介石却认为他没什么价值,下令就地枪决。1931年6月24日,向忠发被处决,时年51岁。

【忠诚守则】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党的纪律问题,早期党的领导人都是遵守纪律、严格遵守规矩的模范。

苏兆征有着漫长的革命生涯,在党内和共产国际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但他始终以一个普通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地遵守党的纪律。邓中夏评价说:“他在加入共产党之前,就已经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按常理说,这样的人不会习惯于遵守共产党铁一般的纪律;但兆征同志却完全不同。他加入共产党的第一天,就过着党团生活,完全按照党的政策办事。”他说:“党让他干什么,他就马上干什么……他爱党胜过世上的一切。”

对于很多工运领袖来说,纪律甚至比生命还重要。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被镇压,江岸工会分会主席林祥谦被捕。敌人强迫他下令复工。林祥谦斩钉截铁地说:“此事关系全路三万工人生死,我们工会分会没有总工会的命令,就不能开工。我可以砍头,我可以流血,但我不能复工!”很多人提到这一段话时,重点是后半句:“我的头可以砍,我的血可以流,但我不能复工。”然而,前半句同样重要:“此事关系全路三万工人生死,我们工会分会没有总工会的命令,就不能开工。”——体现了他强大的组织纪律性。 邓中夏在《中国工人运动简史》中这样称赞林祥谦:“这种至死不屈,沉着殉国,纪律严明,只有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才能做到。”

同一时期,党内不守规矩、不守纪律的教训也不少,甚至很多人的脱党,都是从违反规章制度开始的。

向忠发曾经是工人运动的重要领袖,他上台后,渐渐忘记了纪律和规矩。顾顺章叛变后,中央决定把向忠发调到江西中央苏区,但向忠发却不愿离开上海,因为他舍不得离开和他同住的舞蹈家杨秀珍。周恩来安排向忠发住在自己的住处,并警告他:“你不许出去!”可向忠发半夜擅自离开住处,这次落入了中央调查统计局特工设下的陷阱。顾顺章的确很有能力,立下了很多功夫,除掉叛徒白辛、何家兴的人就是他。但他虽然位高权重,但性格卑微,纪律性很弱。陈赓曾对周恩来预言:“我们两个不死,一定看到顾顺章叛变。” 1931年4月下旬,顾顺章叛变,使中共地下组织遭到极大破坏,被捕者达800余人,上海等地党的地下组织几乎被彻底摧毁。

正反两方面的教训都是深刻的。党的每项纪律、每一项规定,其实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都有着血的教训。历史事实证明,纪律严明,党就有战斗力,纪律松懈,党的战斗力就会受损。历史的教训至今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