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千米红色主题长廊

发布时间:2024-06-15

入夜,一道鲜艳的红光穿过珠海市香洲区的板樟山慢行隧道,在这条全国最长的城市慢行隧道里,漫步的市民纷纷驻足观看精心策划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览。

与此同时,在珠海西部的金湾区,一辆大篷车停在市民服务中心广场。车厢开启,一个包括党史知识展、红色电影点播等在内的党史学习教育“小天地”呈现在市民眼前。

从精心打造的红色地标到流动的“党史馆”,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珠海创新动静态传播方式,结合本地红色资源,将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延伸到基层、延伸到市民。

红色主题长廊成市民打卡点

走进1.2公里长的板樟山慢行隧道,“百年辉煌”“伟大精神永存”“红色珠海星光熠熠”“改革创新领跑”“童心向党绘就绚烂篇章”“砥砺奋进谱写新篇章”六大板块依次映入眼帘,珠海红色革命故事史、特区改革开放故事等借助文字、照片、绘画、视听影像、多媒体互动展示等形式生动呈现。

在“红色珠海星星之火燃烧”板块,展区利用人物雕塑呈现珠海“红色三位英雄”的革命风采,同时利用大面积展板配合立体灯箱展示珠海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小蒿冲党支部、解放万山群岛战役——万山海战等红色记忆。

“这些发生在珠海的革命故事,让我们了解党的历史,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珠海。”漫步在红色主题长廊的珠海市民吴先生说,红色主题长廊正在成为市民的打卡点。

回望党的百年历程,珠海诞生了“红色三位英雄”苏兆征、杨保安、林伟民等革命前辈,红色火焰在珠海一代代传承。让红色资源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教科书”,让学习教育深入人心,是珠海党史学习教育的一大亮点。

苏兆征故居_苏兆征故居_苏兆征故居

据悉,近年来,珠海新建了珠海革命资料陈列馆,修缮升级了杨保安陈列馆、苏兆征故居陈列馆,一批市级党史教育基地的展示水平大幅提升。目前,全市已有5000多个党组织、近8万名党员到苏兆征故居陈列馆等地开展现场教学。

让流动党史馆离市民更近

除打造红色打卡点外,珠海还创新形式,在乡镇、社区、乡村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掀起了基层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6月16日,一辆巡游车队停在珠海金湾区市民服务中心广场。走进车队,可以看到党史展览、红色电影点播、红色歌曲点播等区域。车外延伸区域还结合露天电影放映、文艺演出、互动活动等,为广场市民呈现了一场精彩的主题巡游。

据悉,这栋兼具展示和互动体验功能的“流动党史馆”,将带着文艺演出、互动活动、露天电影等形式,走进金湾区各个乡镇、乡村和部分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为期100天的巡展。

把党史故事送到基层,是珠海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举措。斗门区针对农村特点,选派来自基层和社会各界的讲师开办理论夜校,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愿意听的方式传播学习知识,将讲课时间由白天改为夜间,实现全区129个村(社区)全覆盖。

在珠海主城区香洲,针对社区党员居住地分散、流动党员线下集中学习困难等问题,社区街道不仅利用线上平台开展“听党史”活动,还组织街道工作人员“送学习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党员购买有声读物。在高新区启动的红色电影百场放映活动中,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观看系列红色电影。

南方日报记者 蒋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