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黑油山,近距离观察油池冒出气泡

发布时间:2024-05-27

克拉玛依市,新疆地级市,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是国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人均GDP超过24万元人民币。

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成立后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1955年在黑油山东南5.5公里处钻探1号井场,7月6日开钻,10月29日产油。

整个油田南北长150公里,故名“百里油田”,其原油产量占新疆油田总产量的60%。

登上百里油田观景台放眼望去,井架、输油管道绵延数百里,一望无际。

六十多年来,戈壁滩上的抽油机昼夜不停地运转,炼油厂里灯火通明。

黑油山是油田最早发现石油露头的地方,原油长期泄漏后形成了许多沥青山,最大的沥青山高13米,面积0.2平方公里。

黑鱼山风景区为4A级景区。

黑色的沥青山丘,埋藏在地下的石油已经蛰伏了数亿年,由于地壳运动,地下的石油在地层压力下不断渗出到地表,石油中轻的部分蒸发,剩下的粘稠液体与沙子凝结成黑色的油山。

那里有一滩滩油池,油色漆黑,油光闪闪,油光潺潺,黑油山的石油是珍贵的低粘度石油。

清朝末年,黑鱼山及其周围地区被称为青石峡,文献记载了这里产油的情况:青石峡黑鱼山上有山顶最大的泉眼,油量丰富时,日可产油200多公斤。

跳跳泉是黑鱼山风景区内气泡数量最多、最具代表性的油泉。

如果我们绕过它,通过振动压力的传递,油泉中间就会出现更多的气泡。

解放初期,一位名叫赛里木的维吾尔族老人经常来这里采原油,然后骑着驴子运到附近地区换取生活用品,为克拉玛依油田的大规模开发提供了重要线索。为了纪念赛里木老人,1982年10月1日,黑鱼山上竖起了一座维吾尔族老人骑驴玩热瓦普的雕像。

沿着景区的木栈道行走,发现一处正在产油的地方,现场作业人员不允许游客拍照,态度非常强硬。

景区建设集装箱房屋、餐厅景观房等。

一首短诗《克拉玛依黑油山》:

百里油田有上千个油田,山丘上溢出黑色的石油。

子孙后代都有自己的烦恼,今天有多少人担心自己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