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地等待死亡和城市毁灭,
历代忠臣都自以为是。
恩情绵绵三百年,
头发还是香的。
南明永历四年十一月十七日,桂王朱由榔(公元1651年1月8日),清顺治七年(1月8日)公元1651年),身着明朝官服的南明内阁学士兼兵部尚书瞿士恕,写下这首致命诗后,南明桂林巡抚张同昌,卒于桂林凤洞山仙鹤岭。
曲师叔:字齐天,别号甲轩、云野、博略。 生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卒于清顺治七年(公元1651年)。 江苏常熟人。 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丙辰克千事晋至榜第三位,第197位。 与进士同出身,授江西省吉安府永丰县知县。
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瞿士初晋升胡克为侍中。 崇祯五年,受温体仁、周彦儒排挤陷害,被降职还乡。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伏王朱由嵩在南京建立政权。 曲士奇被任命为应天府宰相,升任右前都御史,巡视广西。 次年,南京城被毁,桂王朱由榔在肇庆建立永历政权。 瞿士恕进阁大学士、兵部侍郎。
南明桂王朱由榔四年,投降清廷并被清廷封为定南王的明代登州将军孔有德率领率军进攻桂林。
瞿士恕立即召集众将,商议战事。 几个小时后,只有总司令齐良勋牵着两匹好马来通知曲世初。 曾经以勇敢和坚韧着称的司法部部长(原两广总督)于元野逃离了桂林市。 赵寅轩、胡逸清、王永祚、溥英、杨国栋、马阳林等手握重兵的将领,听说于远野,纷纷逃走。 他无心守城,带着部下和家人四散奔逃。 齐良勋催促曲世春跟他一起逃走。 瞿士叔怒道:“我乃兵部尚书,驻桂林,城在此处,百姓在那里,城亡则百姓亡,今日之死,是当之无愧的。” 齐良勋羞愧难当,含泪策马而去。 齐良训走后,瞿士叔身着明朝官服,坐在官衙内等待清军入城。
孔有德率兵进入官衙,下马行礼劝降瞿世初,瞿世初不肯投降清朝。 急于攻占桂林城的孔有德命部下将曲世春囚禁在凤洞山仙鹤岭的一个山洞里。 他们奉上酒菜,让曲世春三思而后行。
半夜,曲世春看到一群浑身湿透的人从漓江东岸游进洞里。 曲世春透过烛光看出此人正是桂林知府张同昌。
张同昌:字别山,湖北江陵人。 明万历年间首席学士、南明桂林巡抚张居正的曾孙。
曲世春问道:“你来这里做什么?” 张同昌回答道:“除了死,我还能做什么呢?” 曲世春没有说话。 张同昌认真地说:“古人以君子为耻,你要死,就必须一起死,你为什么不让你的部下和你一起死呢?” 曲世昌听后,给张同昌倒了酒,两人一起喝酒,一脸幸福的样子。 。
控制桂林局势后,孔有德再次来到山洞劝降曲世初。 张同昌见到孔有德,怒道:“你投降满清,枉为孔圣人后裔!” 张同昌的愤怒刺穿了孔有德内心最隐秘的恐惧。 孔有德大怒,命部下用刀背敲张同的膝盖,要他跪下以罚。 张同昌膝盖骨被打断,一只眼睛失明。 他还骂孔有德。 瞿氏见此暴行,站起身来保护张同昌,厉声说道:“总督张同昌是明朝重臣,不可无礼!” 孔有德对曲师师尚存敬畏之心,让属下停了下来。
经过四十二天的劝降,孔有德基对瞿士恕失去了希望和耐心。 南明归王朱由榔永历四年十一月十七日,瞿士初留下绝命诗,扶起单眼失明、双膝骨折的张同昌,卒于桂林枫洞山仙鹤岭。
曲世恕、张同昌去世后。 出家为僧、字形隐的明朝前大臣金宝出面安葬了两人。 永历朝,谥曲世初:文忠,谥张同昌:忠烈。
清顺治九年,随明抗清的原农民军将军李定国收复桂林。 孔有德自杀,全家被杀。 只有一个女儿孔思珍逃了出来,被清孝庄太后收养为养女。 清顺治帝赐孔有德谥号:武庄。 孔思祯接到清朝的圣旨后,想将圣旨带入孔庙祭祀,但孔氏家族的人却将孔庙的大门紧闭,不准他进入。 而在《孔子世谱》中,孔有德的世系被消灭了。 否认孔有德是孔子的后裔。
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瞿士初葬于家乡江苏常熟。 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乾隆皇帝下令编修《二陈传》时,读到屈世春殉难的文字,感慨万千,赐名忠宣。 。 瞿士奇墓现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
张同昌墓位于广西省桂林市,是桂林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桂林建双忠寺、双忠亭,并成立“别山纪念会”。 用于纪念明代殉难的曲世春、张同昌。 清道光年间,曲世春、张同昌殉难处立有石刻。 公元1959年,重建仰止堂,并立碑纪念。